在蔡甸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统筹组织与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的共同推动下,第二周课程围绕安全教育、文化传承与心理健康等主题持续深化,让孩子们在动手中探索世界,在思考中拓宽认知边界。
白鹤泉社区:预防校园暴力,拥抱和谐关系
在白鹤泉社区,志愿者刘思妍以情景剧的形式开展“拒绝校园欺凌”主题课程,通过手印绘制等互动环让青少年在互动中明晰边界、懂得守护,更在其心底种下了互助与包容的种子。

龙王庙社区:辨识风险水域,筑牢安全堤坝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志愿者孔可欣聚焦通过实景视频展示不同水域的潜在风险“安全卫士大闯关”互动环节环节,以阶梯式问题层层推进,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生存技能,切实提升了其防溺水安全意识与应对能力。

正街社区:细察包装信息,争当安全卫士

志愿者胡琬笛带来“食品安全小卫士”课程, 指导学生 观察食品包装袋 信息 … ,耐心讲解各条信息的意义。 通过实例演示, 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辨别与自我保护能力。
同济社区:认识“情绪怪兽”,学会情绪管理
志愿者龙贝贝带来“和情绪怪兽做朋友—情绪管理”课程,通过“情绪盲盒”等环节帮助青少年直观感受情绪多样性,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 “每周心情瓶”等环节,帮助青少年释放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意识的初步建立。

德和社区:舌尖品五味,地域藏乾坤

德和社区青少年空间推出《舌尖上的中国——五味与地理》课程,志愿者闵熙媛以饮食文化为切入口, 叩开学生们味觉探索之门。既揭示酸、甜、苦、辣、咸背后的地理基因,更引导少年领悟“食事即人事”的古老智慧,在差异中见包容,于烟火气里品读生活的丰饶。
新福社区:学习手语技能,感受冬奥文化
志愿者邵佳一,融合冬奥文化、音乐艺术与手语教学,通过介绍冬奥精神、配合手语舞教唱主题曲《一起向未来》,引导青少年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增强其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尊重意识。

蔡甸区“暑期爱心托管班”的第二周课程以多元体验与互动实践为主要特色,在安全教育、文化认知与心理成长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未来,爱心托管班将继续秉持“点亮童心、赋能成长”的初心帮助学生们在夏日里收获知识、快乐与力量。
图文:王向晴
编辑:徐圆
校对:邬雨轩
责编:吴波
审核:罗舰 肖志刚